四川“独一份”的牌坊
在丰乐还有一道人文景观值得你驻足。牌坊是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形式之一,多为表彰功勋、科第及忠孝节义所立。整个四川地区有着数万座牌坊,而位于纳溪区丰乐镇的龙滩牌坊因两个特点,让它在整个四川而言都是“独一份”的存在。
这座始建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的牌坊位于丰乐镇龙滩街村(原龙滩石拱桥左侧),因地名而得名。根据牌坊上雕刻的圣旨和文字可以了解到,修建这座牌坊是为了纪念当地一位何氏妇女的忠贞洁烈,所以这座牌坊还被称为“何氏节孝牌坊”。
经历了100多年的岁月洗礼,虽然牌坊上的雕刻遭到破坏,但这座牌坊上依旧可以看到当时雕刻的一系列生活场景,细到人物、花鸟、盆景等。
今年58岁的郭明伟是村里的医生,在龙滩街村住了30多年,在帮助村民看病的同时,也经常听到村民们聊起关于这座牌坊的故事。郭明伟说,牌坊作为表彰功勋、科第及忠孝节义的一种载体,必须是皇帝颁布了圣旨才能修建,所以当时泸州对这座牌坊非常重视。那时,泸州直隶知州朱锡毂专门为牌坊题写对联——“松贞寿轮垂女史永芳徽,兰幽有馨龙锡天章彰若节”,镌刻在牌坊的左、右石柱上,横批为“松筠表节”。而这座牌坊也立在了当时出入镇村的重要通道上。
郭明伟介绍,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一位专门拍摄川内牌坊的摄影家来到丰乐采风,他作为对牌坊历史比较了解的讲解员陪着他拍摄。“当时这位摄影师见到这座牌坊后说,他把四川的牌坊都挨个走访了,这个牌坊是唯一一个昭碑挡住了大门的牌坊。”
按理说,为了方便往来行人通行,牌坊的昭碑一般立在一旁的空地上。为何丰乐这座牌坊的昭碑正好挡住牌坊的大门呢?郭明伟说,这里面藏着一个故事。相传当年牌坊修好后,牌坊上的“圣旨”二字,刚好正对当地一户姓王的村民家大门,每天太阳升起时,“圣旨”映射的金光照耀着王家。在牌坊修好后的10多年内,王家也慢慢壮大,整个家族很是兴旺。这样的情况引起了当时李家后人的一些想法,在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下,有人出“主意”,新修建一座昭碑,挡住牌坊的大门,从而影响王家的“时运”。如今在牌坊处也能看到,昭碑的修建时间要比牌坊的修建时间晚20多年。不过,这个“主意”似乎并没起到什么作用,所以这个故事后来也被李家后人及当地村民引用来教育后代做人要大气,不要做那些损人不利己的事。
除了昭碑位置特别外,龙滩牌坊上还有一个“二龙抢宝不对圣”的现象。郭明伟说,过去修建牌坊,最上面都是雕刻当时皇帝颁布修建牌坊的圣旨,而圣旨的下方会配有“二龙抢宝”的装饰雕刻,其中“二龙抢宝”的宝珠,要正对圣旨二字,但龙滩牌坊上的“宝珠”却偏移了20多厘米。相传是因为当时修建牌坊的工匠手艺出了问题,但这个在当时属大忌讳的问题,不知为何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这个问题真正的原因至今没人能说明。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